新聞資訊
熱門推薦
- 西安航空航天精密制造人才需求激增,一年缺口超5300人?
- 西安玨佳獵頭專項服務航空航天復合材料人才,軍工企業簽約3家
- 西安玨佳獵頭深耕半導體研發工程師,硬科技企業合作率提升
- 西安航空航天零部件人才競爭加劇,硬科技獵頭精準匹配
- 西安玨佳獵頭聯合高校開展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定向輸送科研機構
- 硬科技成果轉化提速,西安技術轉移人才成科研機構剛需
- 西安玨佳獵頭專項服務航空發動機葉片人才,軍工企業簽約4家
- 西安航空航天復合材料人才需求激增,一年缺口超5000人?
- 西安玨佳獵頭與航空航天企業共建人才實訓基地,定向培養技術人才
咨詢熱線 400-8325-007
熱門標簽
- 西安獵頭公司怎么找 西安10大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公司排名 高級人才 儲能 西安高端人才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公司有哪些 西安十大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 西安有名獵頭公司 高層次人才 儲能行業 西安高端獵頭公司 西安好一點的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公司電話 西安專業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公司收費標準 省海外高層次人才 西安獵頭公司哪家好 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儲能技術 西安知名獵頭公司 高端人才 西安老牌獵頭公司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西安優秀獵頭公司 西安的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公司招聘 西安有哪些獵頭公司 西安十大獵頭公司排名 海外人才 西安獵頭熱線 西安獵頭公司 海外高層次人才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 西安有哪些獵頭企業 西安獵頭公司服務 西安獵頭公司哪家 西安獵頭公司收費 西安獵頭機構 獵頭公司 西安靠譜獵頭公司 西安哪家獵頭公司好 西安較好的獵頭公司
西安好的獵頭公司告訴你2023醫藥醫療器械行業趨勢變化分析
2023年醫保談判展望:談判規則可預測性改善,利空影響有望降低。我們認為國家醫保目錄每年的調整,以及每年兩輪且加速集采將成為常態。與此同時,我們預測國家采購的平均降幅 將在很大程度上落在2018-21年結果范圍內(即國談降價約50-60%;集采降價約50%)。盡管降價博弈困境依然存在, 但我們認為高談判成功率(2019-21年約為60-80%)是可復制的,并將視為繼續鼓勵行業創新發展的信號。除此之外,最近的2022年國家醫保更新首次公布了潛在的續約價格調整規則,基本與此前的降幅結果相符。我們認 為這些措施應能緩解市場對政策風險的擔憂。
根據醫保談判隨在過去的變化,我們預測2023及以后的醫保談判環境將更加穩定和可預測。 2022/23年醫保談判更新時間線: 醫保局發布了調整2022年NRDL的計劃。除了概述2022年醫保局上市的資格 標準(22年6月30日之前批準的藥物)外,醫保局還發布了議程:7月至8月期間的申請階段;8月專家評審階 段;9月至10月的談判階段;并在11月獲得最終結果。但由于國內近期防疫措施變化,醫保局推遲了備受關 注的2022年醫保談判計劃,該談判原定于12月初開始。根據12月6日的公告(鏈接),2022年醫保局何時重 新安排談判并沒有固定的時間表。盡管如此,我們認為2023年的醫保談判的擬議時間表應與之前2022年時間 表一致。
“雙通道”機制,彌合“最后一英里”的差距。我們注意到政府已經啟動了談判藥品的“雙渠道”系統,允許指定 的零售藥店供應醫保藥物以補充醫院渠道。我們認為這是對創新藥物的又一扶持政策。 罕見病病人群體和兒科藥物也受到關注。國家醫保局繼續擴大其在國談中的孤兒藥覆蓋率(2021年國談為+7 至52)。值得注意的是,渤健用于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諾西那生鈉和武田用于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 被納入2021年國家醫保目錄,據報道,在國家醫保目錄談判之前,每年的治療費用為100-200萬元人民幣。 我們認為這些有利的報銷措施將繼續推動罕見病市場的發展。
關注醫保談判重點品種:我們注意到醫保談判參與的主要公司之間的價格競爭在“降溫”。據報道,一些國內 PD-1賽道的后來者選擇不參與2022年醫保談判,例如中國生物制藥和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單抗,輝瑞和基 石藥業的舒格利單抗。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公司認為用小適應癥與醫保談判,未來以價換量的空間有限。
相比 較,PD-1龍頭企業,如信達生物(1801 HK)、百濟神州(BGNE US)和恒瑞,憑借多種主要大適應癥進入 到醫保談判中,而在醫保談判中處于有利地位。我們認為主要PD-1企業有望在不斷變化的醫保談判環境中爭 取到更多施展自身最優策略的空間。因此,我們預計主要的PD-1賽道參與者今年不會開展價格戰。除了PD1,我們也在2022年的醫保談判中看到一些類似的決定。我們認為這些新上市的創新藥物選擇不參與可能是 基于其本身具有優勢的競爭力以及醫院端有限的放量機會。
集采政策回顧與展望:部分醫療器械產品的集采風險緩解,但仿制藥面臨的風險尤存。國家醫保局副局長在2月份的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表示(鏈接),國家醫保局制定了加快擴大集采覆蓋面的目標,明確 2022年底每個省集采的藥品將覆蓋至少350個仿制藥品種(包括第七批國采在內,已覆蓋約290個品種)和5類高值 耗材品種(已覆蓋3類品種)。全國范圍內截至2022年12月中旬,醫保局僅完成了兩批的集采(分別針對仿制藥和醫 療器械),較前一年有所放緩,可能是由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2021年開展四批的集采,其中三次針對仿制藥,一 次針對醫療器械)。
我們注意到第七批仿制藥集采降價幅度和此前2018-2021年的集采降價一致(平均降價48%,之前為52%-59%的降 價范圍)。值得注意的是,仿制藥集采續約價格競爭仍然激烈,正如22年6月由河南主導的區域集采在22年二季度 (區域續約第2/4次全國集采)平均降價幅度為~40%。這反映出后續仿制藥集采續約仍將面臨降價壓力。
第三批國采降幅較前兩批醫療器械集采相比持平(平均降幅約84%,對比前期80%-90%的降幅區間)。但我們留意到 冠脈支架續約價格降幅溫和。支架平均中標價提高約22%至人民幣774元/個;平均每款產品的合計中標價為人民幣818元/個(支架為人民幣774元/個,服務費為人民幣44元/個),較最高限 價人民幣848元/個僅低約4%(支架為人民幣798元/個,服務費為人民幣50元/個),反映了此次的續約價格降幅,此 次續約規則增加了醫院的意向采購量,利好市占率較高的頭部企業。
醫療器械的集采擴面,但不同產品間的降價風險各異。我們指出,醫療耗材的集采風險的因素主要來自 1)集采規則 (例如價格上限、最低降價要求、再分配規則等)和 2)競爭格局(例如 CR4、進口替代率等)而異。 對于IVD生化試劑,根據江西牽頭的26項肝功能生化檢測IVD試劑集采辦公室(鏈接),參加集采的企業需較 最高限價(暫未公布)最少降價40%方可入圍。我們認為生化檢測試劑競爭激 烈并對該細分市場維持謹慎觀點,主要由于1)生化檢測試劑對國產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較低和2)市場集中度較低。基于較為嚴格的集采規則和細分市場激烈的環境,我們認為用于生化檢測的 IVD試劑仍面臨較高的集采降價風險。我們認為相關集采政策思路在可預見的未來并不會出現明顯轉變。
針對介入類耗材,我們預計降幅為約70-80%,主要由于大多數產品未曾進入集采,且跨國企業在該細分市場 處于主導地位:a)神經血管取栓支架的終端價超人民幣3萬元(跨國企業市占率超80%)和b)外周動脈/靜 脈介入。但我們預計國內企業如微創、先瑞達和歸創通橋有望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乘勢獲取跨國企業的市場 份額(目前滲透率僅為~3-10%,且手術量5年復合增長率為25-40%)。
我們認為血液透析類耗材在黑龍江遼寧兩省集采后(2022年3月,降幅約36%),在此次集采可能面臨另一輪 約50-60%的降價。這主要由于國內血透耗材a)市場已達約120-150億元人民幣(按出廠價,不包括血透設 備)且政府為主要支付方和b)跨國企業與本地企業在此市場平分秋色。我們預計人工耳蝸終端價降幅約為40-50%,與同樣需要自費/報銷比例有限的起搏器集采情況接近。但由于 跨國企業的售后服務仍優于本地企業,我們預計其仍將繼續主導該細分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