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熱門推薦
- 西安航空航天精密制造人才需求激增,一年缺口超5300人?
- 西安玨佳獵頭專項服務航空航天復合材料人才,軍工企業簽約3家
- 西安玨佳獵頭深耕半導體研發工程師,硬科技企業合作率提升
- 西安航空航天零部件人才競爭加劇,硬科技獵頭精準匹配
- 西安玨佳獵頭聯合高校開展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定向輸送科研機構
- 硬科技成果轉化提速,西安技術轉移人才成科研機構剛需
- 西安玨佳獵頭專項服務航空發動機葉片人才,軍工企業簽約4家
- 西安航空航天復合材料人才需求激增,一年缺口超5000人?
- 西安玨佳獵頭與航空航天企業共建人才實訓基地,定向培養技術人才
咨詢熱線 400-8325-007
熱門標簽
- 西安的獵頭公司 高級人才 西安獵頭公司 高層次人才 西安有哪些獵頭公司 西安有哪些獵頭企業 西安哪家獵頭公司好 西安獵頭公司收費 西安獵頭 西安獵頭公司哪家好 西安較好的獵頭公司 西安高端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公司排名 海外高層次人才 西安靠譜獵頭公司 西安老牌獵頭公司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 儲能 西安十大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機構 西安好一點的獵頭公司 高端人才 西安獵頭公司電話 西安知名獵頭公司 獵頭公司 海外人才 西安優秀獵頭公司 儲能行業 西安十大獵頭公司排名 西安獵頭熱線 西安獵頭公司服務 西安獵頭公司收費標準 西安獵頭公司怎么找 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西安專業獵頭公司 西安高端人才獵頭公司 儲能技術 西安獵頭公司招聘 西安獵頭公司哪家 西安有名獵頭公司 西安獵頭公司有哪些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西安10大獵頭公司 省海外高層次人才
2024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十大趨勢
2024年,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呈現3%以上的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150萬輛。在近期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分享了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中國工業報汽車周刊在此梳理核心內容,以饗讀者。
一、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家發展和全球地位進一步提升
2024年,可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全球地位進一步提升,和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當中作用進一步鞏固的關鍵一年。
目前,新技術在中國汽車產業率先應用,這是全球的風向標,新車型率先在中國投放,也是一個風向標。過去都是其他國家汽車賣了幾年之后到中國投放,相關技術在西方國家驗證之后才能夠推廣到中國來,所以,這兩個“率先”就是風向標,是代表性的標志。中國市場可能會定義下一代汽車是什么,也就是說汽車的定義策源地更多將在中國,相關占比會越來越大。在2024年、2025年,中國不僅會保持量的領先,銷量也會繼續在全球占比50%以上,另外,我國在技術和規則上也將保持領先。這是從先行到鞏固產業優勢的關鍵一步。
從國內來看,在國民經濟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當中,汽車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一個重要的動能。這么大的體量還能夠保持持續增長,甚至創造了歷史新高:3000萬輛,是難能可貴的。因此,汽車行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國民經濟當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經濟大國一定要有重要產業來作為支柱,所以,新能源汽車當之無愧。
二、產業競爭格局進入深度重塑期
從競爭來看,大格局雖遠未定型,但也進入深度重塑期,即到了要定型還沒有定型的時候,2024年,競爭將更加激烈、競爭格局會更加分化,很多企業可能在這兩年退出或迅速崛起。
從全球格局來看,2024年、2025年,智能汽車是中美兩國競爭的焦點。
從國內來看,有些地方利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快速崛起,成為新的產業聚集區,有些地方汽車產量很大,但是新能源占比很低,這意味其轉型壓力更大,因為油電比在加速調整,某區域的油電比也將加速,只有不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才能稱之為汽車大省或汽車大市。新能源汽車占地方汽車產業的比重是一個地方汽車產業轉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區域產業布局一定是在分化,過去領先者不一定再繼續領先,新的力量在崛起。有些城市迅速邁入百萬級的臺階,這對地區發展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地方有百萬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幾百萬的產能,這是崛起的基本支撐。
企業競爭,今年一定是大浪淘沙的關鍵時期,行業洗牌應該會加速,對很多企業來說,是成長的機會,對另一些企業來說,今年日子就更加難過。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制造業中市場化競爭非常激烈的一個行業,這里面容不得投機取巧。過去靠投機取巧想實現發展還有可能,以后沒有真功夫,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就很難混下去,所以,全面提升競爭力才是企業的發展之道。
三、企業發展環境將會呈現更加內卷的特征
從競爭環境來看,汽車行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行業,2024年、2025年的發展環境呈現更加內卷的特征,進入了新的內卷模式。另外,市場也在變化,中國的市場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這種多元化、個性化是一把雙刃劍,消費者可能更加喜新厭舊,推出新產品,可能就忘掉舊產品。對很多企業來講,必須縮短汽車產品的生命周期,必須滿足新的需求,這是雙刃劍。反過來講,誰能適應這種快節奏,以快打快,這些車企就是領先的企業。汽車行業由于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特征,由過去耐用消費品屬性變成了快消品屬性,就像家電、手機一樣,這些特征會越來越強化。
四、產業發展以存量結構調整優化為主
從產業結構來看,一個產業一定有一個結構性的特征。過去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結構特征以增量為主,新能源整車上增量、電池上增量,是以投資為主的增量,支撐了規模化發展。但今年、明年,不能一直是這樣的投資態勢,有可能進入存量結構調整階段,存量問題將越來越突出。一是產能將更多電動化;二是過去電動產能也到了需要調整時期。過去爬坡上量的時候有很多電動產能,單一主體產能的規模經濟性不夠,因此可能需要被調整、被重組,碎片化的產能向集中化發展才有規模效益。因此,小的電動公司會成為產業重組的一個主要對象,小、碎片化就很難發展,所以不是把它“滅”掉,而是要把它繼續用好,需要依靠存量調整,即兼并重組。當然,如果有些企業已經落后,就需要被市場淘汰。所以,從整車來講,有兩個結構需要調整。
從產業鏈來講,零部件最重要的就是電池,過去三年,是電池投資高歌猛進的三年,2024年正好是電池產能釋放期。從一定角度來講,電池將會過剩,這是電池一定會面臨的供給矛盾比較突出問題,供給多了,動力電池就會進入投資放緩、價格下行軌道,其中包括芯片行業,過去緊縮環境也會變得更加寬松。
目前,芯片開始回歸正常發展軌道,有些環節甚至出現過剩,比如,芯片設計企業,當這個行業進入寬松階段,好多設計公司可能會被淘汰,或者要做調整。因此,芯片的投資會進入相對收縮的階段,很多企業可能也要調整。
從融資結構來講,2024年,企業普遍會比較缺錢,融資環境不太樂觀,但也會有一批企業在存量結構當中快速崛起。
五、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會保持高速增長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接近1000萬輛。2024年會是多少?如果按照新能源汽車增速30%-40%來看,細分市場,最上量的車型是10萬元-15萬元,這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重點。過去幾年,10萬元-15萬元的市場都是以燃油汽車為主的,但是這兩年開始向電動化方向轉變。明后年,10萬元-15萬元的市場將以電動汽車為重點。同時,多元路線開始崛起,過去主要依靠純電,而近年來,增程、插電式PHEV開始崛起,市場結構更加合理,有純電和PHEV發揮優勢的空間。
汽車市場是典型的橄欖型市場,兩頭不大,而電動化是從兩頭開始的,最大的一塊就是10萬元—15萬元,這一塊中間區域開始崛起。此外,疊加政策支撐,充電設施加快建設,使用環境、消費環境持續改進等有利因素,1300萬輛值得期待。
六、新能源汽車國際化將成為一大亮點
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海外銷售數量會保持增長。車企在海外的好多生產工廠建成,國際化分為兩條路徑:一個是貿易出口;另一個是在當地投資、當地生產、當地銷售,這是主要模式,就像大眾本田在中國建工廠、在中國生產、在中國銷售一樣。2024年,汽車行業的國際化亮點應該在海外生產、海外銷售比重越來越大,再加上汽車出口早期有一個爬坡過程,所以,國際化還會保持“貿易+海外生產”模式,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慢慢由貿易為主變成海外投資本地化發展為主,這是國際化基本規律。
七、商用車新能源化智能化將同步加速轉型
商用車是汽車電動化的下半場,中國是商用車大國,保有量3000多萬輛,是碳排放的主體。從“雙碳”和企業自身發展來講,商用車的電動化、新能源化是必須做的一件事。在乘用車進入自轉自驅動發展軌道之后,要把電動化的重點放在商用車,解決其綠色化或者新能源化問題。另外,商用車和乘用車有一個不同,即它是“后電動化”,這個后電動化趕上乘用車的智能化。因此,乘用車是先電動化、后智能化,商用車現在表現出的特征是“兩化”同步,就是既做好電動化,也加快智能化。
八、電池、芯片、操作系統等標志性領域有望進一步突破
從技術創新的角度來看,一些標志性的技術應該會密集應用在汽車上,所以,創新速度會加速,標志性產品、標志性技術會不斷涌現。比如,一些新的電池會量產上車,2024年,電池行業一定會再做一些混合電池,有固態、有液態;另外一些標志性的產品,比如,大圓柱電池會規模化量產上車,磷酸鐵鋰也在不斷演進,車企會把新技術電池上車當成差異化發展重點。
除了電池之外,大家更關注的就是充電。1秒鐘1公里的充電技術會規模化應用,即高壓充電,如800V的高壓充電,1秒鐘可以充滿1公里,800V的車慢慢會成為標配。高壓汽車會迎來放量發展,或者相關技術會加速普及。除了純電之外,新型混動技術是創新的一個重點,一般的純電車企一定會關注混動路線的配套。
國產芯片也會加速上車,2024年、2025年是國產芯片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年,有的企業已經提出,2025年要做全國產化,所以,國產芯片加速上車是今明兩年汽車半導體領域一個非常亮麗的特點,包括國產操作系統。總體來看,電池、芯片、操作系統等標志性的技術和產品會進一步突破。
九、智能駕駛應用路線逐步清晰
2024年是智能化相對清晰的一年,明后兩年,智能駕駛的應用路線會逐步清晰,單車智能會快速發展,它叫功能疊加的發展模式。2023年做泊車,2024年可能做行泊一體,再加上L3車道跟隨、輔助駕駛,不斷加入一些智能化的模塊,這是單車智能的發展模式,最終走向L4。所以,智能駕駛進入不斷加功能、不斷升級的快速發展軌道,大量智能模塊會上車,有些企業會繼續向高階自動駕駛發展。
車路協同、智能網聯、車城協同等路線也會不斷清晰。比如,智能網聯已經清晰,乘用車聯網率今后兩年將達100%,新車必須是網聯的,都會有聯網的通訊模塊。另外,車路云車路協同的試點會進一步擴大,網聯和車路云會繼續進行試點示范,走向產業化。智能駕駛的應用路線由探索期轉向清晰化發展。
十、汽車與ICT、能源與產業融合速度加快
2024年又是一個跨界大年,汽車行業變得越來越跨界,和ICT信息通訊行業、能源行業的融合會進入到深度融合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能源行業看來,汽車是能源的一個負荷和組成部分。但在ICT行業看來,汽車就是一個大終端。在汽車行業看來,必須打通和能源的鏈接,必須大量應用ICT行業的軟件、硬件的新技術來實現自己的發展。汽車就是最大的創新集成器,新技術都要用到汽車身上
免責聲明:本平臺只做內容的收集及分享,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如對報告內容存疑,請與撰寫、發布機構聯系。

